当前位置:

航运业离大数据到底有多远?

2017/1/16 16:25:3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其他信息

航运业离大数据到底有多远?

2017-01-12 船企

近日,全球航运全球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航运携手进军集装箱海运市场,推出物流订单直达船公司的订单交易平台产品——舱位宝。这一新闻的爆出,将大家的目光又拉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大数据”上了。

当前的航运业正处于重新洗牌、再次组合的过程,航运市场面临运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的困境,传统的手段与方法已无力帮助航运企业摆脱困局。近日,全球航运全球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航运携手进军集装箱海运市场,推出物流订单直达船公司的订单交易平台产品——舱位宝。这一新闻的爆出,将大家的目光又拉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大数据”上了。

互联网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尽管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大谈大数据,并且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众所周知,航运业这个古老的传统产业,在整个社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航运”的进程却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航运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日常运营将产生海量数据,而航运企业正是采集这些数据的重要端口。那么大数据到底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价值?

IBM几年前提出的一个有名的概念:“V’s of Big Data”。



大量数据

快速运动的数据

各色各样的数据

数据的可靠性和质量

可视化

数据量


,海运业的数据在规模上不大,与诸多其他行业(金融或制药行业)几乎没有相比性。海运业的数据,在“大数据” 的时代里大概算不上大数据。



快速运动的数据


数据一旦快速动起来,常规的数据处理手段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所以需要大数据高科技来处理。不过以目前卫星通信成本每秒一次的海上钻机数据“流”几乎是不现实的。常用的数据交换频率是,每隔2〜3小时或几分钟和卫星接通一次。这种实用主义大大减慢了海事数据的移动速度,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数据目前无法从“小”和“慢”变成“大”数据。



各色各样的数据


数据的多样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船员在海上操船需要使用各种信息或数据,如天气和海洋的预测,路线和位置,船速度,燃料消耗,排放,机器健康和效率,货物交付等等。



数据的可靠性和质量


数据的可靠性是一个大家熟悉的话题。与所有其他行业一样,保证和提升数据质量是一个持久的挑战。



可视化


这是新的机遇。数据分析结果的图表化将会大大加快决策过程,最终这个进步会有助于船舶及企业运营的效率。

如上图所显示,目前海运业正在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处理多种数据,提高数据可靠性和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方面的优势,这个新技术今后的发展,可能要有待海运界数据规模和速度方面的提升之后才可能变得明确。


显然,航运业已经无法回避即将到来的智能化工业革命浪潮,也无法断开与信息网络的深层次对接与合作。工业4.0给市场带来了高效的生产效率,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它既涉及传统的因特网,还涉及正在发展的物联网,这是一次基于虚实融合的工业革命。这对航运业朝着全面智能加快转型升级起到了助推作用,通过对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提升航运服务、管理、节能、运营的效率和能级。

近年来,各个港口城市都在努力兴建地域性的航运中心,瞄准的都是在蓝海经济中抢占核心数据,获得话语权。可以说,谁掌控和利用好“大数据”,谁就首先从航运的迷雾中突围,引领行业未来。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