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心探道,力求为船东排忧解难
——省船东协会与广东海事局交流业界动态
3月14日,广东省船东协会徐跃明副会长兼秘书长和梁佩珩副秘书长一行拜访了广东海事局安全处郭伟斌处长,就水路运输企业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郭伟斌处长介绍说,安全处建立时间不长,主要是事故调查和船舶安全体系两大工作板块。今年交通安全治理的,水路运输安全治理仅次于道路运输而排在了第二位,足见政府相关部门对水运安全的重视程度。今年的水路运输治理重点在桥梁水域通航的整治,省政府已指派一名副省长主抓这项工作,有关部门已经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徐副会长代表协会参加了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专题会议),所以,各个运输企业及船舶一定要高度重视,要落实船舶航行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岸基人员要掌控船舶动态,对危险航道航行,如桥梁水域、狭窄航道、港口码头等,要加强联系提醒当班船员谨慎驾驶,确保船舶碰撞桥梁事故的0发生。
为了找出诱发碰撞桥梁事故的源头,郭处长透露了广东海事局正在整理历年碰撞桥梁事故的案例,通过对事发船舶的性能,船员的素质(任职经历)、桥梁水域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等相关数据的分析,寻找出发生事故的共性点和规律,希望能够成为防范碰撞桥梁事故发生的教材。
碰撞桥梁事故,加强航运公司的管理和船员素质的教育,海事局和协会是共识的,同时迫切希望桥梁业主和主管部门,做好桥梁的防碰撞措施,更期待桥梁立项前充分听取航运企业的意见,因为船员熟悉航道上的一礁一石,航运企业是水运市场发展的推手,企业和船员的意见与建议会受益于交通运输的拓展,少患航道的“肠梗塞”。
郭伟斌处长通传了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去年11月发布第83号公告《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下称《公告》),《公告》中五类船舶“沿海载客定额50人以下跨省航行的客船(客渡船除外)及沿海省内航行的客船(客渡船除外);沿海150总吨以下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船;沿海500总吨及以上港内作业的油船及沿海500总吨以下油船;沿海500总吨及以上省内航行的散货船和其他货船;内河3000总吨及以上散货船和其他货船”,“须于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符合证明”(DOC)或“临时符合证明”副本及“安全管理证书”(SMC)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目前广东海事局还在对辖区“五类船舶”的公司、船艘数在摸查,在《公告》实施前,这“五类船舶”没有取得(DOC)或(SMC)的,将会受到影响。如何顺利地完成这项工作,使这“五类船舶”能够正常运营,海事局在人力、时间方面遇到较大的压力,所以,海事局在加强《公告》宣贯工作的同时,也着手考虑制定(DOC)体系模板,基本思路是尽可能减少《公告》给航运公司增加的运营成本,要有安全准入门槛,但不能太高,从而方便航运公司的(DOC)认证。
梁佩珩副秘书长向郭伟斌处长介绍广东省船东协会业务范围“调研、信息传递、咨询、培训、项目评估、论证、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其他事项”,是安全管理达标考核二级机构,有专家库和考评员,所开展的安全达标考评内容与(DOC)体系文件相似和交集,协会可以助海事局一臂之力,也为船东排忧解难。
双方还就“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低硫燃油抽检”“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收集”、“海上风电设施”、“未成年儿童随船”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这些问题会在一段时期内阻碍航运业的正常运作,而且非是航运企业所能承受消化解决得了,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施以援手,才会有所改观,整体推进“绿色发展”。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