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6日,粤港澳三地政府交通运输、海事等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等航运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客运、旅游业的企业家近百人云集在美丽的滨海城市珠海,参加由广东省船东协会主办,广东省航运集团、珠江船务企业集团承办“珠江三角洲水上客运发展研讨会”。
珠江三角洲航道密布、河海相连的,三江汇聚、八口分流,是我国水运资源最丰富和内河航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历来我国航运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连接着港澳,水上客运业在粤港澳经济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历史的变迁,珠三角内河客运日渐式微,而粤港澳三地高速客轮至今依然活跃,仅珠江客运有限公司经营、代理高速客运船舶就超过50艘,航线24条,每天提供航班服务超过280班次,年客运量超过一千万人次。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将于2016年底完成。大桥的建成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这标志着广东和港澳地区的经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共同构建大珠三角经济带,实现经济融合,以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条贯通港珠澳巨型跨海通道的开通后,陆路客运、城际轻轨以其快捷、便利的优势,将必影响港珠澳交通运输格局和现有的三地水上客运生产状况。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三地水上客运出路在何方?问计专家行家,未雨绸缪,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澳门港务局、香港海事处三地相关政府的共识。珠江三角洲水上客运发展研讨会就是在他们的提议下召开。
研讨会协会当值会长、中海散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国宣致欢迎辞拉开了序幕。由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庆年主持。
会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水运处处长付伦香代表副厅长刘晓华、澳门特别行政区港务局局长黄穗文、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事处助理处长冯国明、珠海海事局局长黄斯深代表广东海事处做了主旨发言。中山大学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开通,于珠三角水上客运而言,有学者发出警告:“狼”来了,危机逼在眉睫;更多的专家却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狼”来了也不可怕,只要三地政府科学规划、水上客运企业及早调整航线和实现产业升级,水上客运仍生存空间。大家畅所欲言,观点在研讨撞击,智慧火花在探索中绽放。针对性强和水平高是讲话、发言共同的特点,既引起与会代表的共鸣又传递出大量的信息和很多卓有远见的建议,对珠三角水上可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将有力的推动珠江三角洲乃至全省水上客运的发展。
协会会长、广东省航运集团董事长刘伟请为会议作了小结。他高度评价了会议取得的成果:一是对珠江三角洲水上客运现状、作用、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对珠江三角洲水上客运面临的挑战有了正确的认识;三是拓宽了应对珠江三角洲水上客运困难和挑战的思路;四是增强了促进珠江三角洲水上客运发展的信心。
研讨会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南方日报》、《珠海特区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香港《大公报》、澳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到现场采访,并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