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铲海事局召开“科学防控大铲北事故险情,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会议

2019/6/21 10:46:3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热点新闻

大铲海事局召开“科学防控大铲北事故险情,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会议

6月18日,大铲海事局在深圳大铲湾召开了“科学防控大铲北事故险情,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会议,也是深圳海事局2019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活动之一。深圳海事局的安全管理处、通航管理处、指挥中心,大铲海关,深圳航道事务中心,深圳交通运输局执法支队,以及相关的航运公司、蛇口码头等代表参加了会议,叶伦总编代表广东省船东协会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大铲海事局通报2019年大铲北水域情况:大铲北航道每天有200多艘的船舶往来,船舶的通航较密集,且通航条件有限,最窄处只有150米,最小海图水深为3.4米,航标两侧海图水深差别巨大,船舶行驶过程中稍有不慎,或避让。201822日在大铲北航道发生首例船舶搁浅事故,5月份呈爆发型增长,共发生了10起。近期搁浅船舶主要发生在大铲北航道东侧浅水区,该区域海图标识水深小(最深处3米,最浅处不足1米),且不在来往船舶的习惯航线上;此外,还发现有部分船舶在航道内紧急转向、飘航、调头等一系列危险驾驶行为;搁浅船舶吃水均为4米以上,超出了大铲北航道的承载能力;驾驶员对助航标识模糊,“方位标、侧面标、孤立危险物标”等助航标识分辨不清,以上是搁浅船舶事故的基本原因。

为“科学防控大铲北事故险情,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铲海事局制定了大铲北航道水域水上交通事故险情风险防控专项活动:422日至530日为宣传发动阶段;61日至1130日为集中整治阶段;121日至1215日为总结提高阶段。在集中整治阶段提出了九项工作措施:

1、推进职能部门改善航道环境,优化大铲北航道通航环境。

2、加强与大铲海关的联系合作,协商优化大铲锚地船舶锚泊秩序。

3、增设电子围栏,及时发现船舶搁浅险情,通过高频、甚高频等通讯工具对船舶予以警告提醒。

4、对发生搁浅船舶,运用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督手段开展专项检查,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

5、完善“以值班员为中心、值班要素齐全、措施清晰”的应急值班机制,推进应急值班工作正规化。

6、有针对性选择天文大潮日的夜间低潮时段前后开展巡航,督促往来船舶规范航行、锚泊秩序。

7、对发生较大险情事故以及发生2次以上险情事故的船公司开展安全约谈,推动航运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8、严格落实诚信管理制度,对提醒约谈后整改不积极、不到位或多次事故险情的船舶及其船公司,在船舶检查中,列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将其不诚信行为通报船籍港海事机构,形成监管高压态势。

9、建立健全相关事故险情应急反映指引,快速、有序、有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参加会议的航运公司基本上是发生过船舶搁浅险情并被大铲海事局约谈过的企业,所以这些企业在汇报企业的相关整改内容的同时,也对防控大铲北航道搁浅险情提出意见及建议:一是要求尽快立项大铲北航道的扩能升级改造,改善通航环境;二是控制船舶通行密度和航速,保证船舶安全距离;三是加密卫星定位,使船舶不易偏离航线;四是允许吃水4米以上的小船通行孖州深水航道。

叶伦总编代表广东省船东协会收集了会员单位对大铲北航道的意见和建议,在523日致函深圳海事局,反映大铲北航道存在船舶适航的问题。大铲北航道由于十几年来大铲湾的建设发展,码头的增多和扩展,船舶大型化趋势加快,加剧了北航道船舶通航环境的险情,认为解决大铲北航道搁浅险情是社会的综合工程,航运公司要做好航行安全管理,政府相关部门更应积极配合做好航道环境的改善工作。同意刚才航运公司的意见,并建议可否增设海关候检深水锚地,以减轻北航道的通航压力。省船东协会在去年接到了大铲海事局关于协助开展大铲北浅滩安全宣贯的函后,即通过协会网站、会刊、Q群、微信群进行了通传。同时协会亦要求会员企业要管好自己的船员、自己的船舶,合法经营、诚信经营。航运企业是社会最低端但又不可或缺的行业,船东是最容易被追究的,不是自己的责任也要背,港口码头可以对船东乱收费或超标准收费,主管部门亦可罗列名目滞留船舶或罚款,以搁浅船舶为例,海事部门处理事故不为过,但原因明摆在那里,北航道通航能力、船舶的大型化等问题,主管部门不会是视而不见吧?我们期待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与关爱,我们协会也会尽其所能,将此次活动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向会员企业通传。

 广东省深圳航道中心的朱理想科长介绍了北航道仅适宜500吨、吃水3米的船舶通行。就目前航道的险情问题,航道中心正推进北航道的升级立项工作,其次是会同海事部门进一步调整航标设置。同时建议船舶按航标指引航行,不要盲目穿越。

大铲海关周主任提醒船公司要加强对船员的安全宣传,指出在每日通航的200多艘船舶中,海关抽查的船舶仅有4050艘左右,候检锚地对航道的通航压力并不大。630日起停止使用原来的往来港澳小船通关系统,启用新的通关系统,更便捷顺畅。要求船舶在接近关区前,手机一定要保持开通状态,及时接听海关的抽查指令。吃水较深的船舶可向海关申请,选择深水航道通行。至于增设深水航道候检锚地问题,因涉及事项较多,海关暂未考虑。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支队的罗队长表示积极配合海事部门做好侦查在航道偷卸余泥的违法行为,也呼吁船公司和船舶积极提供相关信息,共同维护好航道环境。

深圳海事局的指挥中心、通航、安全等管理职能部门对航行大铲北航道的船舶,就通航风险提出了要求:

1、船舶应该按照《大铲北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示》谨慎航行,驾驶员对航道的“方位标、侧面标、孤立危险物标”等助航标识要熟悉分辨,按航标指示的航道通行。

2、保持船上高频、甚高频等通讯工具的畅通,留意收听航行警示和提醒。

3、孖州有小船候潮锚地,吃水4米以上的船舶可候潮或向海关申请航行深水航道。

4、船长、驾驶员要掌握本船的吃水情况,根据航道水深谨慎航行。

5、船公司要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规章制度要落实到位,对挂靠船舶更应严加监管,推进隐患清零。

6、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好季节性的安全防范工作,船公司、船舶要落实防台预案,台风来临之际要按照海事部门的指令进入防台区域。

 

附:《大铲北水域船舶航行安全提示》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