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粵港澳水路貨運陰乾

2012/8/24 10:31:17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热点新闻

去年下半年以來,粵港澳水路貨運持續疲弱 去年下半年以來,廣東往返港澳水路貨運大幅下滑,大部分航企在虧損邊緣掙扎。廣東省船東協會表示,工資、燃油等成本分別較2008年上漲1倍及1/3,但貨源持續減少,運力過剩,運價不升反降,且稅費過重,預計未來23年將持續在低迷狀態,航程艱難險阻。

  粵港澳水路貨運市場正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後第二次下滑的衝擊。廣東省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慶年接受大公報專訪指出,業界在2008年已遭到重創,去年下半年以來又受到歐債危機進一步蔓延和全球通貨膨脹的影響,加上備受運價下降、成本上升、船員緊缺、融資困難等問題嚴重困擾,大多數航運企業已連續1年多減盈增虧,有些甚至熬不下去倒閉了,「船東們普遍反映,現在經營環境較2008年更惡劣」。 

  

   暫停增船舶防壓價

 廣東省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慶年(右)、秘書長鄧敏聰接受大公報專訪

  陳慶年說,目前燃油、工資等營運成本均佔到船公司總成本的2成,其中燃油成本大漲至每噸70008000元,僅與2008年相比,燃油價已大漲了1/3。人工成本在近10年間激增了3倍,較2008年翻了一番。「雖然工資不斷增加,但船員仍非常緊缺,年輕船員及高端人才『青黃不接』。」此外,現在稅費成本佔營運成本的18%,涉及海事、海關、邊防、檢疫等眾多部門的各式名目收費40多種,不堪重負。

  「儘管運營成本逐年上漲,但運價不升反降。」陳慶年稱,相比上世紀90年代每個20呎貨櫃從廣州到香港運價1000多元,現在僅250300元;隨水運市場放開,很多社會游資湧入,導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運力過剩,壓價嚴重,如部分穗港間的20呎貨櫃運價更降低至200元。

  為有效遏制港澳線運力過濫導致運價下滑嚴重等現象,廣東省交通主管部門已採取調控措施,原則上暫停港澳航線貨櫃運輸企業籌建的審批,原有企業原則上不新增貨櫃運力;而國家交通運輸部在今年以來也暫時不再增加港澳航線的1000噸級以上船舶批覆。

 

  兼營內貿線補虧損

 

   陳慶年表示,今年以來港澳線貨運量增速持續降低,遠遠不能抵銷運營成本的增幅。對此,大部分港澳線船舶開始兼營內貿航線,以彌補成本虧損。按目前規定,港澳線兼營內河線,要先回到船舶登記原地進行備案,辦理轉關手續。為便捷船東們省時省成本,廣東省船東協會近期已向海關方面申請網上備案轉關,目前海關方面正磋商研究該新措施。

  他透露,目前該協會正收集船東們的訴求,擬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反映,爭取廣東省能借鑒福建等地出台促進航運業發展的新政,在一次性獎勵、稅收優惠、金融貸款、利息補貼及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為正處於寒冬中的港澳線航企排憂解難。而船東們自身亦「抱團取暖」,要求繼續履行2008年《廣東省船東協會應對金融危機行業公約》,做到「三不」(不盲目擴充運力、不參與無序競爭、不參與違法亂紀的經營活動);同時,通過開源節流、節能減排、開拓拖車等陸路業務延伸產業鏈等「練內功」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