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举行最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
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10月31日在广东湛江外海海域成功举行,该演练是中国—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合作项目,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首次进行大规模海上搜救实船演练,共动用各类船舶20艘、飞机3架、参演人员1000余人。
演练模拟在南海某海域中国籍客轮与柬埔寨籍散货船发生碰撞,造成客轮大量进水,有人员落海,散货船进水倾斜并伴有起火等重特大海上险情,中国与东盟国家搜救机构联合搜救的全过程。演练分为应急响应、协调组织、现场救助、行动评估4个部分,设有海空搜救、船舶消防、水下探摸、船舶堵漏、人员转移、医疗救助等6个科目。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文莱等国派出搜救任务协调员、搜救队、评估专家、联络官参加演练指挥、协调、搜救行动、评估、观摩等活动。
演练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东盟国家搜救机构参与,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广东海事局承办,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广东省副省长、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袁宝成出席。演练总指挥何建中表示,各参演船舶、飞机、搜救队、协调员协同作战、通力协作,高效、准确完成各环节搜救动作,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要以此次实船演练为契机,与东盟国家共同探索建立区域海上搜救合作模式,推动开创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合作新局面,将海上搜救合作打造成中国—东盟国家合作的新亮点,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好的海上搜救服务和保障
演练期间,何建中会见了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文莱6个东盟国家代表团团长,与柬埔寨和菲律宾代表团举行了双边会谈,就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扩大共同认知,实现合作共赢等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