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局长 倪强
一、基本情况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国务院1992年批准设立的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
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西北部的洋浦半岛,毗邻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环北部湾区域的一个重要开放口岸,西与越南隔海相望,距离海口130公里。开发区现有面积31平方公里; 规划控制面积69平方公里;开发区人口5万人。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我国第四个保税港区,其规划面积9.2063平方公里。
中央十分关心洋浦的发展,今年4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到洋浦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胡总书记指示“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环北部湾的经济合作,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4月25日,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洋浦,并要求“要运用好背靠华南沿海腹地、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抓住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等关键节点,突出其核心功能和辐射作用,不断更新、创新,努力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保税港区开关运行为起点,努力把洋浦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成为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区,为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洋浦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一)经济指标高速增长
1、地区生产总值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19.7亿元;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1.4亿元;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3.9亿元;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74.2亿元;2008年1—9月地区生产总值76.6亿元,预计08年将达100亿元。
2、工业总产值
2004年工业总产值11.4亿元;2005年工业总产值43.3亿元;2006年工业总产值146.8亿元;2007年工业总产值417.4亿元;2008年1—9月工业总产值384.7亿元,预计08年将达490亿元;
3、总税收(含海关税收)
2004年总税收6.8亿元;2005年总税收11.1亿元;2006年总税收26.5亿元;2007年总税收69.7亿元;2008年1—9月总税收83.5亿元,预计08年将达111亿元。
4、地方财政收入
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8.6亿元;2008年1—9月地方财政收入9.7亿元,预计08年将达12.66亿元。
5、进出口贸易总额
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4.7亿美元;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6亿美元;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3.8亿美元;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43.3亿美元;2008年1—9月进出口贸易总额51亿美元。
6、港口吞吐量
2004年港口吞吐量220万吨;2005年港口吞吐量432万吨;2006年港口吞吐量1016万吨;2007年港口吞吐量2351万吨;2008年1—9月港口吞吐量1782万吨,预计08年将达2400万吨;
(二)主导产业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1、石化、浆纸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已建成投产的主要项目有:
① 中石化投资116亿元的800万吨炼油;
② 金光集团投资102亿元的100万吨木浆;
③ 金光集团下属企业投资15.47亿元的30万吨卫生纸。
正在建设的主要项目有:
① 金光集团投资136亿元建设的160万吨造纸项目;
② 金光集团投资10亿元配套建设的2套15万千瓦的自备电厂。
2、多功能的港口群已显现雏形
已建成各类码头泊位21个,其中包括1个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是中国大陆四个能够接卸30万吨油轮的原油码头之一。
(三)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1、已签订投资协议选址及开展前期准备的项目共计18个,总投资约400亿元。主要有:
● 300万吨液化天然气;
● 60万吨PX;
● 矿石仓储及配送中心,配套7个5至25万吨级码头泊位;
● 煤炭仓储及配送中心,配套7个5至25万吨级码头泊位;
● 散杂货仓储及配送中心,配套6个5至20万吨级码头泊位;
● 500万立方米石油商业储备,配套6个5至30万吨级原油码头,其中2个30万吨级码头泊位;
● 中远船务修船及海洋工程基地。
另外,投资400亿元的100万吨乙烯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争取2010年获国务院核准开始动工建设。
2、正在洽谈推进的项目共计9个,总投资约400亿元。主要有:
● 1000万立方米的石油商业储备;
● 90万吨PTA;
● 10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
● 900万吨凝析油化工。
三、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① 位于中国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
② 是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海运的第一节点;
③ 距离主航道只有155海里。
2.港航优势
① 洋浦半岛50公里的海岸线,深水近岸,避风少淤,可建1-30万吨码头泊位100多个 ;
② 港口直接面向北部湾,辐射面积大;
③ 气候条件优越,常年6级以上风浪不超过8天,全年作业天数为355天,适宜发展航运;
3.土地优势
陆域平缓,纵深开阔,人口稀疏,适宜建设大规模工业园区。
4.政策优势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并且区内批准设立了开放层次更高、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的保税港区。
5.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800万吨炼油、8万吨苯乙烯、100万吨浆纸、160万吨生活用纸的建设投产,使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油气化工、纸浆造纸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
6.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建成了“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道路、通讯、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
四、保税港区情况介绍
经过近11个月艰苦紧张的工作,如期完成了搬迁安置、基础设施、监管查验设施及信息系统建设任务,于10月13日顺利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验收,10月23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复认定验收合格。
(一)功能定位
洋浦保税港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保税仓储、港口作业、商品展示、出口加工等功能。
(二)规划面积
洋浦保税港区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31平方公里内,规划面积9.2063平方公里。一期为2.3平方公里,2008年10月通过验收并封关运作;二期为490.63公顷,2010年5月底前通过验收并封关运作;三期为200公顷,将视一期、二期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而确定建设进程。
(三)主要优惠政策
境外货物进入区内保税;
从区内运往境外货物免征关税;
境外进入区内的生产性设备、基建物资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代征税;
国内货物入区退税;
区内货物流转免增值税和消费税;
区内企业不实行保证金台帐制度。
(四)发展方向
利用洋浦区位、港口、临港腹地和保税港区政策等优势,着重发展能源和原材料的中转、仓储、物流、加工和贸易,即利用大型油轮或货船将能源和原材料等货物运到洋浦,在洋浦进行仓储,然后辐射到珠江三角洲、环北部湾、越南、老挝、缅甸等内河流域。最终将洋浦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区域性中转、仓储、加工、配送、交易基地和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连接北部湾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五、发挥保税港区政策功能,全力推进港航产业发展
洋浦保税港区封关后,解决港航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是推动保税港区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总书记提出的“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目标的重大举措。
(一)洋浦港航产业发展规划
1、港口总体规划
洋浦港区:
——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公共服务型港区,洋浦枢纽港的主要载体。
神头港区:
——以石油化工、浆纸、煤炭矿石为主的大宗散货港区,主要为临港产业服务。
2、港口吞吐量及码头泊位规划
吞吐量及码头泊位 2007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洋
浦
港
区 吞吐量 总量(万吨) 444 1575 4740 6570
集装箱(万TEU) 11.4 60 360 520
码码头泊位 泊位总数(个) 10 11 27 38
集装箱泊位(个) 3 5 20 30
其中 10万吨级 0 2 6 9
5万吨级 0 3 5 7
5万吨级以下 3(3.5万吨级) 改造升级 9 14
通用杂货泊位 2 2 2 5
散货泊位(煤炭矿石) 3 3 3 0
其它泊位 2 1 2 3
神
头
港
区 吞吐量 总量(万吨) 1923 2425 10260 15430
石油及其制品(万吨) 1533 1900 5300 9200
码码头泊位 泊位总数(个) 12 15 44-46 61-64
原油(30万吨级) 1 1 2 3
成品油及乙烯 4 4 15 15
通用杂货 7 7 9-10 12-14
LNG(15万吨级) 0 0 2 2
化学危险品 0 3 7 11
煤炭矿石(25万吨级) 0 0 7 14
其它泊位 2-3 4-5
全港 吞吐量(万吨) 2367 4000 15000 22000
其中集装箱(万TEU) 11.4 60 360 520
码头泊位(个) 22 26 71-73 99-102
3、航运发展规划
今年在原有航线的基础上,新开通洋浦—华东、洋浦—钦州两条班轮航线。
——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内贸为主的北部湾区域中转港。形成连接华北、华东、华南、北部湾、东南亚的班轮航线网络,初步开通中东、美西航线,日均吞吐量超过2000TEU。
——2015年建成北部湾区域内贸枢纽港,初步建成北部湾区域国际枢纽港。加大连接华北、华东、华南、北部湾、东南亚的班轮航线网络密度,正式开通中东、美西航线,日均吞吐量超过10000TEU。
——2020年建成北部湾区域国际枢纽港。航线遍布国内沿海各港,进一步加大连接华北、华东、华南、北部湾、东南亚和中东、美西、欧洲及澳洲航线密度,根据货源情况开通非洲、中美洲航线,日均吞吐量超过18000TEU。
(二)近期将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岸线整治和填海造地,尽快启动洋浦港区深水航道疏浚工程,确保洋浦港区的疏浚。
2009年7月底达到-13米以上水深,满足3000TEU(3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满载通航要求;
2009年底达到-14.5米水深,满足4600 TEU(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满载通航要求;
2010年底达到-16.5米水深,满足10000TEU(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满载通航要求。 ——改造现有码头和堆场设施,提高吞吐能力,在2010年前满足60—70万TEU的需要。
——将尽快启动洋浦鼻、小铲滩大型深水集装箱码头及作业区建设,2010年底前建成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打造泛北部湾区域集装箱中转基地,同时结合小铲滩地形地貌条件,在洋浦鼻西南侧布置挖入式港池,建设万吨级以下的浅水集装箱码头泊位6个,靠泊支线船舶,为大型船舶中转集装箱配套。
——加快岸滩整治吹填工程建设(与深水航道工程同时进行)。吹填南沙滩形成7平方公里陆域,为集装箱码头和修造船基地提供建设用地,增加洋浦发展港航产业配套优势。
(三)大力扶持新航线开辟
在北部湾大部分港口航线不多、货源不足的情况下,洋浦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通过初期财政补贴等措施发展干支道航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洋浦港航建设洋浦枢纽港抢得先机。
(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实行“四个一服务” :即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收费,一表制登记,一站式办结;实行“六公开承诺” ;
实行“五件式管理”。
朋友们,本次会议为我们搭建了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衷心希望各位企业家把握机遇,抢占先机,利用洋浦保税港区优惠政策和齐全功能,实现你事业发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