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場前景黯 港商卻步

2012/8/24 10:21:2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热点新闻

 受歐債危機影響,粵港澳線貨源趨減 【本報記者方俊明廣州二十日電】自2008年以來,「CEPA補充協議五、六」相繼出台,降低了港商北上廣東獨資經營船舶代理服務、設立船務公司的「門檻」 ,但由於經濟環境低迷等因素,目前港澳服務提供者在粵設獨資船舶代理企業、船務公司「只此一家」。

  廣東省船東協會秘書長鄧敏聰表示,儘管這兩次補充協議均降低了港資在廣東水運領域的市場准入條件,但4年來北上洽談的港商不多。對此,廣東省船東協會受省交通運輸廳委託,近期赴港開展對有關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調研,聽取香港同行協會(商會)及企業對CEPA相關條款實施的看法、意見。

 

  業界盼政府「開啟小門」

 

  鄧敏聰表示,在CEPA協議下,北上獨資的香港船務公司只有一家的原因在於:首先,近年來經濟低迷,航運業發展進入寒冬期;其次,航運企業運營成本逐年大增,盈利薄弱;第三,CEPA「大門已開」,但廣東省政府的「小門未開」,特別是申辦手續非常繁瑣,較多港商期待進一步放寬門檻。

 

  20087月簽署的「CEPA補充協議五」,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廣東省試點設立獨資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為廣東省至香港航線船舶經營人提供船舶代理服務;而20095月出台的「CEPA補充協議六」,允許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獨資船務公司,為該香港服務提供者租用的內地船舶經營香港至廣東省二類港口之間的船舶運輸,提供包括攬貨、簽發提單、結算運費、簽訂服務合同等日常業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