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冬季船舶防火,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8/2/5 14:38:5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安全生产文件

冬季船舶防火,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8-02-03 中国海事

近期冷空气是一波又一波,天寒地冻,正是火灾高发期。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讲一讲船舶防范火灾那些事儿~


一、船舶火灾有哪些特点?

1

火灾荷载量较大,蔓延速度快

船舶各舱室的墙面,天花板,以及地板等部位虽然通常情况下已从结构防火上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但在后期装修中大量采用未经阻燃处理的家具、地毯、窗帘、装饰品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而且其中包含大量高分子材料,导致整船火灾荷载巨大。另外,大型船舶续航能力不断加强,机舱内油品储量也不断增多,进一步增大了船体的火灾荷载,导致火灾发展更加迅猛,难以控制。

2

电气线路复杂,铺设混乱

 现代船舶上各类电器设备较以往明显增多,无论从航行、通讯、日常起居设备已基本实现电子化,而电子元件和电线老化、电器触点接触不良、电器乱搭乱设、电气线路长期超负荷,缺乏防爆或自动断流设备等原因又是电气火灾诱因的主要因素。再加之部分船主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将部分要求使用防爆和防水型电气设施的处所使用了非防爆、防水设备;少数船员违章私接乱搭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在电气设备散热部位放置易燃、可燃物品,导致火灾风险急剧增加。

3

散热、排烟困难,逃生通道狭窄

船舶火灾时,通风和散热渠道基本靠舱门和舷窗,但是受通风面积限制,热烟气流动困难,无法顺利及时排出,导致舱室内热量大量积聚,温度急剧上升。舱内的钢结构温度也急剧攀升,钢结构高温受热变形会导致船壳变形,使原本与人员逃生方向重叠的热烟气流动渠道堵塞,导致热量和不完全燃烧产物大量积聚,人员逃生通道更加狭小。

4

安全意识淡薄,消防设施匮乏

伴随船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船员要求掌握的专业技能也不断增加,但培训和教育过程中易忽略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导致船员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一些船员甚至对基本的报警方式、用火用电常识、禁忌物品存储、火灾时人员疏散等基本知识都不具备,因而火灾发生时常会错过最佳人员疏散和火灾控制时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加之船舶上消防设施匮乏,已有的消防设施相对较为简易,缺乏自动报警、自动喷淋设备以及防排烟设施,在火灾初起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有效处置,会导致小火变成大火,小灾酿成大祸。

二、防范火灾 船上人员该怎么做

1

所有船员应能找到离房间最靠近的手提灭火器并能熟练使用,知道火警报警信号的发送方法,知晓船上所有型式灭火设备,及时发现火情隐患,各处有无燃油滴落,船上的电路系统、保险丝及电器必须由电机员或轮机长指定人员负责经常检查,确保状态良好。

2

机舱、货舱、物料间、油漆间等场所不能吸烟,装卸货和油漆作业时在甲板也不能吸烟;船员在房间吸烟时烟头、火柴杆必须熄灭后投入烟灰缸而不应乱丢,更不应随手扔出窗外,也不能丢于垃圾桶内,严禁使用纸箱、木箱作为垃圾容器等。

3

船员房间应该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中小功率的发热电器时必须有人照看,人员离开时应拔出电源插座,切勿私自接驳电线和插座


4

切勿利用电灯或加热器烘烤衣服等易燃品,不得将衣物等易燃物品晾于机舱。


5

发现管路漏油应及时清理,沾染油迹的棉纱、破布应集中存放于专用的加盖金属容器内,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置于闷热不通风的地方以防止其自燃。油漆等易燃品应存放于规定的油漆间等指定地方。


6

消防设施、器具应专物专用,禁止被挪为他用,严禁在消防皮龙箱或二氧化碳间堆放杂物,以免影响应急使用。


三、发生火灾后的扑救原则

航行船舶发生火灾后应立足于自救灭火,并寻求援助。船舶火灾发生后应采取的扑救步骤是:发出火警、寻找火源、隔绝火场、展开扑救。扑救船舶火灾的一般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十点:

扑救船舶火灾的十大原则

(一)减速并改变航向。首先考虑风向和着火部位,根据航道情况迅速将船调整到适当方向。减速可减小舱内空气压力,改变航向可以使着火部位背风或将火焰吹向舷外,有利于各项灭火行动的开展。

(二)先控制,后灭火。

(三)救人重于灭火。

(四)报告船位。报告的船位应十分准确,并及时补报。

(五)正确指挥,采用恰当的战术方法进行自救灭火。

(六)充分考虑船舶稳性和浮性。射水灭火前应有预估或在灭火期间采取排水措施,保持船舶的稳性和浮性。

(七)对内、对外通信及每一环节情况尽可能详细记录。

(八)彻底扑灭余火。

(九)清点船员和乘客,防止人员失散。

(十)灭火没有希望时,应抢滩或弃船。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