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海昌,珠三角一朵健康成长的民企之花
——来自东莞海昌集团的专访
2月26日,省船东协会陈庆年名誉会长、徐跃明副会长兼秘书长、梁佩珩副秘书长等走进了春意盎然、满园新绿的东莞海昌集团,受到朱日明董事长、朱颖清总经理等的热情接待。
东莞海昌集团是一家以煤炭贸易、船舶运输、港口码头等为主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在煤炭销售、船舶运输、码头经营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映衬着一弯湖景翠色,朱颖清总经理娓娓细语,带我们走进海昌集团过去的年轮:一是煤炭销售依然是集团创利的经营项目,“北煤南运”的现象在不断的打破,去年我们从海外进口的煤炭以及源自广西的煤炭在逐步增加销售到长江以北地区,这是煤炭销售市场的节点,也是我们集团增加销售利润的亮点之一。二是港口码头的年吞吐量达2700万吨,较同期有所增长,三个泊位(两个10万吨级、一个7万吨级)基本满足货主需求还有富余空间。三是船务公司现有17艘散货海船,总运力120万吨,2017年位居中国主要航运企业经营的船队规模15位、国内沿海船队规模13位,在广东仅次于中远海运散运、粤电航运公司,位居其三,而单数广东航运民营企业却是暂列首位;海昌船务连续多年被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给予“安全、诚信公司”;船务公司的管理团队是由三名富有航海经验的一等船长和四名技术精湛的轮机长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共19人来主持,主要经营航线是印尼、澳洲至东莞海昌码头的煤炭运输;船务公司虽然拥有50%自有货源业务,但仍有部分船舶要外租来扩大经营;受运输市场低迷影响,船务公司去年的经营情况一般。
从煤炭贸易走来的海昌集团朱日明董事长,开言就从煤炭说起: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是“谈煤色变”,认为运煤、用煤的企业都是污染大户,这是社会认知的误区。尽管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力推清洁能源,但是煤炭依然是电厂、钢厂的基本能源,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现在电厂、钢厂的作业工区实现了精准减排、精准控污,达到“起风不见灰,卸煤不见尘”的花园式厂区。而我们码头作业的每吨煤就要4元的环保投入,这还不包括环保的基础设施投入,如屏蔽粉尘与气味扩散的幕墙、除尘设备、清洗设施等等;进入码头的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几个要求:车厢挡板留有20cm空间装载高度,货物上面加盖帆布,车辆外观整洁,确认没有撒漏才能驶出码头;所以通往码头的道路上,找不到散落的煤炭痕迹。我们要做清洁的产业链,决不能让后人骂我们沾污了蓝天白云。
朱日明董事长不但精通贸易、码头经营,还以企业家的敏锐力洞察出珠三角航运业的诟病:航道不通畅,航运业受到陆路、铁路运输的挤压。海运推动大船、大码头的经济发展,而北江、西江扩建至3000—5000吨航道,将大大提升泛珠三角的水路运输。目前南沙港以集装箱转运为主,而虎门港、新沙港则以散货转运为主,狮子洋航道仅能通航7万吨,如果将该航道拓扩为10万吨级全天候航道,那产生的经济价值就不是同日而语了。同时朱董事长对在建的深中通道的“东遂西桥”方案提出了疑惑,担心“西桥”会制约了伶仃洋航道的通航能力,也许为今后的航运发展埋下“败笔”。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有成效,运力过剩是造成航运业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船东在做投资时要慎之又慎,不要投入太多的船舶,作茧自缚,政府主管部门在放开运力市场的同时也应负起引导、规范的作用,对本地区的运力投放量应有监控。
在谈到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是:融资难、融资贵,资金贷款享受不到优惠政策。陈庆年名誉会长表示认同:广东虽然是海运大省,其实缺乏惠及航运的政策,甚至落后于内陆的省份,造成广东航运发展在全国排名日渐靠后。陈会长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指出,广东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强调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鼓励海昌集团坚定发展信心。
对于港口资源整合,朱日明董事长有不同的看法:将珠三角的港口码头整合为几个“港口寡头”,乍看资源集合了,资本雄厚了,港口规模大了,但避免不了产生寡头垄断,市场缺少竞争,如何谈“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呢?虽然民营企业拥有的港口码头规模较小,但它有独特的经营特色和竞争力,是国企、央企港口的补充与铺垫,更易形成大湾区的临港产业链。
朱日明董事长介绍了集团能够稳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管理团队的耕耘。集团现有员工1000多人,涉及贸易销售、港口经营、船务管理等专业,集团在招聘高职人员时,除了必要的专业对口岗位,如船务管理的来自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本科毕业生,其他的职位起点都要求在中大、华工等院校的研究生以上,所以集团的许多关键部门都由这些高学历、有经验的年轻人担纲,集团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样他们也发挥了自己的精明强干来推动集团的发展,相得益彰。
朱董事长在深耕煤炭业的同时,对砂运市场的动态也作了调研,他希望能够将砂运市场作为煤炭市场的补充,做大港口和船务的业务范围。
徐跃明副会长兼秘书长建言朱董事长,协会有230多家会员企业,这个平台蕴藏着很大的能量,海昌集团有货源、有码头、有船舶,形成了江海联运的有利条件,可否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创出泛珠三角江海联运的新路来。同时也寄语海昌集团能够多关心、支持协会的工作,在协会里发挥更大的作为,共同提升协会的社会影响力。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