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行之见闻
9月28—30日,协会秘书处和广州祥源船务公司一起前往广西的梧州、藤县、桂平等地调研西江上游的水路运输市场及内河船舶修造情况。
梧州,有广西东大门之称,千里西江蜿蜒而过,是最靠近珠三角地区和粤港澳的城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生产性泊位达81个,其中3000吨级泊位6个,2000吨级泊位10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广西内河港口第一位;辖区内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的船闸之一,实现西江干流南宁—贵港—梧州—广州2000吨级船舶直接通江达海;2018年水路货运周转量80.4亿吨公里,增长15.9%。
藤县,位于广西梧州市西部,是广西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大县之一,修造船业为该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依托西江黄金水道,以广西金达造船有限公司为龙头的7家船舶修造企业,年生产能力33万综合吨,计划打造年产值20亿元的大型船舶修造产业基地。
桂平,广西第一人口大县,是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经济圈结合部;溯黔、郁两江而上,直达南宁、柳州;顺江而下,可泊梧州、广州、香港、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各埠而通海外;千吨的轮船能从南宁、柳州经桂平直抵广州,素称“黄金水道”;桂平是广西最大的内河船舶生产基地,2018年建造了406万吨的内河船舶,比上年同期增长13.4%;2018年完成水路货运量385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
从以上的数据资料中,我们不难窥见这样一个事实:广西正蓄聚“洪荒之力”、充分借着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西江经济带的节点发展水路运输产业,政府的扶持政策、融资优惠、便捷的办事效率都为航运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路走来,这些地方的航运公司、造船基地、水上运输协会、海事部门、船舶检验部门、银行等多方面的所见所闻,切身感觉到广西注重西江流域的黄金水道发展,这里或许就是广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千里西江风起潮涌
西江,流经广西的大部地区,可谓是广西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一代的水上人家。可因流急滩浅,一直困扰着水运业的发展,一百几十吨的浅水船舶难以在西江翻起大浪,继而众多的广西“弄潮儿”顺江而下,进入了珠三角“淘金”。随着西江航道的扩能升级改造,多处以发电和航运为主的水利枢纽建成通航,彻底提升了西江的通航能力,由原准Ⅲ级航道提升为Ⅰ级航道,大幅度提高航运安全水平和运输能力,昔日“黄金水道”成为西江航运干线上的 “高速公路”。近年来国家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饱和的广东航运市场坚定了广西“弄潮儿”回乡发展的信念,加上广东所需的大量砂石货源,也适时地加速了西江航运业的运转。
与我们交谈的水运企业或船厂老板,都有在广东创业的经历,并把广东的经验带回家乡发扬光大,陪同我们考察的协会副会长、广州市祥源船务公司李柯成董事长,就是从藤县走来、在广东立足发展的内河运输企业家,他在家乡还运营着“藤县祥源船务公司”。
航道的升级,货运市场的需求,从广西桂平到广东封开,约15个小时的航程,运价在30元/吨左右,而回程的其他散货,运价不足20多元/吨,一千几百吨的船舶难以维持运营成本,所以,现在我们在江面上见到的都是3000吨级以上的船舶,甚至有一些6000—7000吨的船舶。
我们走访了桂平水路运输协会,双方就协会的工作展开交流。桂平水路运输协会罗明会长告诉我们:协会会员企业不算多,但都是桂平市水路运输的骨干企业,他们通过每年的年会以安全管理为主线,开展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互动,从而逐步提升协会的社会影响力。罗会长还介绍说:桂平市有二十多家水运企业,基本是拥有十至二十万吨以上运力的,甚至有些达到四、五十万吨运力;桂平是广西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不仅广西的砂石,还有大量来自贵州、云南等地的砂石、物资取道西江运往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湾,这就是近年来广西船舶越造越大、运力不断提升的原因之一;国家的扶持政策是航运业发展的着力推手,加大航道升级改造力度、降低企业税率、放宽贷款、提高办事效率等等,积极鼓励企业向珠三角、北部湾、大西南经济圈外引内联,企业办理跨省营运手续快捷便利,在政府管理层面上足以让航运企业信心倍增。
曾经是航道弯曲狭窄、礁石多、落差大的西江,经过广西人民的多年治理,如今变得平缓宽阔,常年可通航3000吨船舶,水路运输的蓬勃发展,催生的船舶建造业。西江水位落差稳定,众多的支流如郁江、北流河等河岸,成为得天独厚的内河船舶建造基地,沿着数里长的河堤,一字儿摆开上百个船台,几百艘新船在热火朝天建造中。
我们走进了藤县的“金达造船厂”、桂平的“罗氏造船厂”,近距离观察船舶的建造过程,就目测而已新造的船舶几乎是同一船型:适用于A级航区、节能球鼻艏、后置驾驶室的敞口多用途散货船,船长在70至100米之间,船宽为16至18米之间,吃水在3.5至5米不等,据船厂厂长介绍,这类船型载重吨在4000到7000吨之间。
面对如此沿河堤岸线延伸的造船基地,我们感叹广西造船人的智慧与胆识,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专门用于船舶下排上水的滑道,一艘艘船舶都是船艉朝江面建造的,船台是沿江堤铺设,没有坡度的江堤与江水近乎是900的垂直面,船台距江面至少有近10米的落差,当我们还不相信厂长跟我们解释新船通过气囊直接从船台上下排上水时,刚好在河的对岸另一船厂就有一艘新船下排上水了:新船在气囊的作用下,滑出了船台,悬空的船艉在整船重心越过船台边缘时,船艉一下子扎进江面,带动整船加速滑向江面,而堆积在船底的气囊承托着最后滑出船台的船首部,使新船能够安全顺利的下排。不是亲眼所见,我们真不敢相信船舶可以这样下排上水的!
罗氏造船厂罗宗权厂长告诉我们:这里用6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艘新船的交付,整个桂平市一年可以建造4000—5000吨级的多用途散货船600多艘。
如此之快的造船速度,怪不得桂平人自豪地秤:桂平是国内最大的内河船舶建造基地。
有市场才有需求,广西的造船业在近年来发展势头正旺,除了本地区的航运物流市场的需求外,这里面也应该得益于广东环保政策的严厉:关停了广东辖区内太多的中小船厂!广西的造船清单里估计有不少是广东船东的订单,因为我们看到的几百艘在建新船均是可适航A级航区的船舶,而且他们也直言不讳地表明:这些新船就是为珠三角及北部湾航线建造的。当然,简陋的船台、缺乏完备的加工设备、现场拼装的工艺等等,凸显了建造成本的优势,也是争取众多订单的原因之一。
三、政府推手蜕变新西江
早在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就颁布了《广西西江水运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西江航道是广西全局性战略资源,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补助推进西江的船闸建设,为航道的升级改造提供有力的支撑。继而,针对广西水运市场低迷,船运企业经营困难等情况,提出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培育实力雄厚的港口和航运企业;加大对企业集装箱联运、新航线开辟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降低航运企业船舶更新、技术改造贷款门槛;减免有关费用,如取消长洲水利枢杻船闸过闸收费;给予适当运价补贴、燃油补贴;简化政府管理办事效率;给予运输企业人员免费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及安全意识等等。这些惠民措施的实施,焕起了广西航运人的创业雄心,推升了与西江水“沾亲带故”的行业发展。西江,昔日的“黄金水道”蜕变为水上高速公路,开通了梧州港—广州港联运的“穿梭巴士”,在西江实现集装箱班轮航线全覆盖,成为广西及珠三角、大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们在与藤县海事处、藤县港航管理所、梧州船舶检验局等部门及相关人士的交流中得知,海事处以“优化日常工作管理流程、为船员提供便捷服务、提供现场监督检查效能”为工作核心,设立内河船员远程考试考场,建立了船员考试系统中增加实操评估模块,将所有实操考试科目评估标准纳入评估模块,实现了“刷身份证选题、自动判定成绩、照片抓拍、考试台账自动生成”等四项主要功能;港航管理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改革,船东可以在资料完备的前提下三十分钟完成《营运证》的办理;船检局则以“质量船检、科技船检、和谐船检”建设为目标,打造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检验机构,服务好造船业、航运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实船的三维模型,节省了船厂、船东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为船厂、船东提供优质的服务。
船厂和船东得以迅猛的扩张,解决好融资是关键。金融机构按照政府扶持要求,降低了贷款门槛,加大了贷款额度,据金融贷款机构负责人介绍,现在船东投资船舶建造或改造可获得40—60%的贷款额度,大大地减轻了船东的融资压力,为水运企业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船东对金融机构的宽松贷款环境感到满意。
告别了桂东,在回程的路上,我们陷入了沉思:目前广东的内河运输市场已经让广西籍的船舶占据不少的份额,照此发展势头,广西水路运输超越广东已经为期不远了。广西,有国家给予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补助,他们改革开放的力度和胆识比广东的要大,从他们所建造的大吨位内河船舶,已经超过了珠三角水域现在运行的内河船吨位就是例证。广东航运业的发展步伐变得迟滞、沉缓:一是政府的优惠扶持力度不到位,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广东水运市场长期在运力饱和中运行,还不断地受到外省运力的冲击;三是内河船舶缺少中小船厂作建造、改造的后勤保障,连日常维修也成为船东伤脑筋的事,船东还有什么心思考虑船舶的更新改造呢?四是行业管理的“婆婆”太多,交通、海事、海关、船检、公安、环保甚至港口的所属机构如拖轮、清污等等,谁都可以向水运企业“敲一敲、抠一抠”,直接或间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动力来源于压力,“与其在风雨中逃避,不如在雷电中起舞”。广东航运人有着超强的承压力,一定会在逆境中闯出一条成功的路来!
本次桂东行时间虽短,但感性震撼,收获满满。有赖得到广州市祥源船务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会副会长李柯成总经理的精心组织,在此,协会秘书处深表谢意!
藤县海事处“吴疆创新工作室”荣获2018年“直属海事系统先进青年集体”称号,吴疆(右1)介绍工作室情况。

走访桂平市水路运输协会,探讨、交流广东、广西水路运输市场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沟通渠道,携手推进两广水运业合作发展。
考察藤县金达造船厂。
考察桂平市罗氏造船厂。
(秘书处)